每日練習
2013年山東公務員片斷閱讀習題精解 (6)
http://www.lnvlibo.cn 2012-12-03 來源:山東公務員考試網
1.中國歷代異常發達的政治哲學和歷史哲學早就無數次告誡世人:權力的私有及其日益專橫,只能導致萬民涂炭、王朝崩潰的慘禍。但是由于所有這些深痛剖析永遠難以進入法律層面而成為制約統治權力的剛性力量,所以它們只能轉而定型為一種“代償”方式,即思辨、文學和倫理等領域中的深深涵詠和喟嘆。因此,在中晚唐開端的中國皇權社會后期文化中,以李商隱等人的作品為代表,不僅“詠史”之作數量日益龐大,而且諸多經典之作極其警策,具有空前沉郁的歷史悲劇感。
對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準確的是:
A.告誡世人吸取歷史興亡的深刻教訓
B.剖析權力私有必然造成的社會危機
C.評價李商隱等唐代詩人的創作成就
D.說明詠史詩作誕生的社會政治背景
2.一般來說,一個社會的監督體系是由多方面力量組成的,媒體監督不應成為其中的主要力量,更不應“一枝獨秀”,因為這個體系還應該包括公眾監督、制度監督等多個方面,任何一個方面的缺失,都會使整個體系出現明顯漏洞。單純依靠一種監督力量,對于任何一個社會來說都是“不安全”的,因為不同的監督力量,在整個體系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媒體監督相對于制度監督等方式而言,是一種非強制性監督,不僅受制于輿論環境,而且監督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監督對象的態度。因此,將整個社會監督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媒體身上,既不科學,也不現實。
這段文字針對的主要問題是:
A.媒體監督的效果尚不理想
B.社會監督未引起監督對象的足夠重視
C.目前媒體監督被賦予過多的期望
D.強制性監督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
3.縱觀世界流行音樂史,你會發現它基本上就是黑、白兩種不同文化的融合史,而且總是由黑人提供原始素材,然后白人把它“偷”過來,并加以完善,最終作為一種嶄新的商品推向全球。牙買加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這一融合的最大受益者。這種模式也被順理成章地推廣到田徑領域,終于成就了牙買加田徑運動的輝煌。
這段文字主要談論:
A.世界流行音樂史的發展模式
B.文化融合給牙買加帶來的好處
C.地理位置在文化交流中的特殊意義
D.黑人和白人對音樂、體育的不同貢獻
4.世界茶葉生產的基本規律是“南紅北綠”,即:較低緯度地區(如印度、肯尼亞)只能生產優質紅茶,相對較高緯度地區(北緯25°~30°)最適宜生產優質綠茶。國際茶價歷年綠茶高于紅茶。茶葉主產國印度、印尼、斯里蘭卡的綠茶品質都不高,以上三國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紅改綠”,企圖占領國際綠茶市場,均以失敗告終。我國名優綠茶主要分布在山區,擁有豐富的農村勞動力資源和較低的勞動力成本,發展綠茶產業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
下列說法與原文相符的是:
A.目前國際市場上紅茶供過于求
B.印度綠茶價格高于國際綠茶均價
C.中國綠茶在國際市場上較有競爭實力
D.國際茶葉市場上出現“紅改綠”的趨勢
5.目前,我國正處于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階段。在當前的世界經濟危機中,我們已有的外貿主導型經濟模式可持續性越來越小。農業是經濟危機的避風港,只有通過強農惠農、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糧食市場競爭力,來全面提高農民收入,推動農村經濟的大發展和廣闊的農村市場需求的大升級,才能全面擴大內需,推進我國外向型經濟向內向型經濟的順利轉型。
對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準確的是:
A.當前我國擴大內需最有效的途徑應是大力發展農業
B.世界經濟危機可以成為我國經濟轉型的一個契機
C.當前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是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
D.強農惠農政策是當前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山東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lnvlibo.cn/)答案與解析
1.【答案】D。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對權力的私有及其日益專橫的深痛剖析難以進入法律層面,因此轉而定型為一種思辨、文學和倫理等領域的“代償”方式。然后說明了在這一背景下,唐朝以李商隱為代表的詠史詩蓬勃發展的狀況。由此可知,文段主要闡述的便是詠史詩這一文學形式產生的社會背景問題,即D項。
【考點點撥】由末句的“因此”可知,其后的內容為文段的論述重點。末句說的是以李商隱為代表的詠史詩作興盛的情況,A、B項與此不相關,排除。C項未突出“詠史”這一主題,且“唐代詩人”的范疇過大,文段末句點明的是“中晚唐”。
2.【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單純依靠媒體監督一種監督力量的不安全性,然后說明媒體監督的非強制性監督性質使其效果受制于輿論環境和監督對象的態度的局限性,由此得出結論:不應將整個社會監督的希望寄托在媒體監督上。而相應地,文段針對的問題便是媒體監督被賦予過多期望,即C項。
【考點點撥】文段提問方式為“針對的主要問題”。而由末句的“因此”可知,前文都是對末句結論的論證,故答案應是對“因此”后結論的轉化。
3.【答案】B。解析:文段先通過世界流行音樂史引出“文化融合”,再指出牙買加是文化融合的最大受益者,并以牙買加田徑運動的具體例子進一步證明。故文段主要討論的主題有兩個,一個是“文化融合”,一個是“牙買加”,只有B項兩者都包括,為正確答案。
4.【答案】C。解析:A項屬無中生有,文段沒有提及國際市場上紅茶供應的問題,也就更不確定是否供過于求了。B項將“印度綠茶價格”與“國際綠茶均價”進行比較,而原文并沒有對兩者進行比較,同屬無中生有。由最后一句可知,我國發展綠茶具有明顯優勢,故C項正確。D項對應文中倒數第二句,由該句可知,只有印度、印尼、斯里蘭卡三個茶葉生產國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紅改綠”,且最后失敗,故D項錯誤。
5.【答案】D。解析:文段先介紹了已有的外貿主導型經濟模式可持續性越來越小的現狀,然后指出了經濟轉型的思路,即通過強農惠農政策帶來的農村市場需求大升級效應全面擴大內需,從而最終實現外向型經濟向內向型經濟的順利轉型。由此可見,文段的主旨在于論述如何實現“經濟轉型”。A項把落腳點放在“擴大內需”上,首先排除。B項經濟轉型的契機不是論述重點,排除。C項“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在文中沒有涉及,文中主要談的是強農惠農政策對農業整體實力,尤其是對農村市場的開拓作用。本題選D。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