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高層決心和公眾自覺方面看,大氣污染治理的步伐不斷加快。調整能源結構、產業轉型升級,需要政府更有所作為,這是無可爭議的重頭。同時,作為每位公民卻可做到少些抱怨,多些從自身做起,比如不放鞭炮、多乘坐公共交通等等。
作者通過這段文字主要想表達的是( )
A.每位公民在大氣污染治理中都應承擔相應責任
B.大氣污染治理需要政府與每位公民的共同努力
C.政府在大氣污染治理中應承擔起最主要的責任
D.政府與公民都已經開始積極投身于大氣污染治理中
2.當前意義上的人民福祉已經不同于歷史上簡單的溫飽狀態,而是包括極為豐富的內容:既包括人民的權利和尊嚴,也包括人民的收入和消費,同時也涉及自由、安全、社會保障和精神生活等方面。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 )
A.人民福祉的內涵相比以往有了巨大的變化
B.人民已經不僅僅滿足于溫飽狀態了
C.人民福祉的含義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會不斷豐富
D.人民福祉已經從物質層面向精神層面過渡
3.現代社會中對公共事務的探討已經成為一種常態,與一般的“公共知識分子”和媒體不同,智庫對公共事務的參與應基于科學的分析和論證,而非情緒的宣泄和價值判斷的爭議。智庫要盡可能從自己一手得到的材料和客觀事實出發進行研究,完成對復雜資料的篩選和判斷,建立持之以恒的預測分析系統。
作者通過這段文字主要想表達( )
A.智庫是一個參與公共事務管理的專業機構
B.智庫的運作具有相當高規格的要求
C.智庫應該科學客觀地參與對公共事務的探討
D.智庫對公共事務的探討比一般的“公共知識分子”和媒體更深入
4.宋、明、清三代,非進士出身者,基本上無法成為宰相,而許多炙手可熱的官職,也規定不是進士出身者不許擔任。能考上一個進士,已經殊為不易,更何況作為進士中第一名的狀元了!狀元一旦出籠,便立刻進入國家的儲才機構--翰林院,被作為未來的宰相加以重點培養,各種別人削尖了腦袋也謀不到的美差也會撲面而來,擋都擋不住。
根據這段文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考取狀元是成為宰相的必經之路
B.重要官職都由進士出身者擔任
C.狀元在仕途上有更好的發展機會
D.只有狀元才能進入翰林院
5.從發展趨勢來看,淡化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目標是大勢所趨,因為片面過度追求這一個指標,不足以滿足人民群眾對青山綠水、放心食品、良好教育、便捷出行、健康工作、安享晚年等美好生活方面更高水平的期待與向往。
這段文字主要談論的是( )
A.片面追求GDP指標的不當之處
B.淡化GDP增長目標后的發展趨勢
C.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與向往
D.淡化GDP增長目標這一趨勢出現的原因
山東公務員考試網(www.lnvlibo.cn) 題目或解析有誤,我要糾錯
1.【解析】B。原文中明顯用“同時”引導的并列結構,第一方面說政府,第二方面說公民,因此概括這兩個方面只有B項正確。A、C項都只提到了政府,概括不全。D項“已經”不正確。
2.【解析】A。原文只有一句話,前半句說人民福祉不同以往,冒號后面具體解釋說明,因此前半句是重點,講的是和以前的變化,A項當選。
3.【解析】C。全文兩句話,第一句說了智庫是什么,第二句說智庫要怎么樣,因此明顯第二句是重點,因此C項當選。A、B、D三項都是對應第一句話,不是文段重點強調的內容。
4.【解析】C。文段說狀元立刻進入翰林院,因此有更好的機會,即有更好的發展,因此C項當選。A項,文段只是說非進士出身基本無法成宰相,而不是狀元。B項無中生有,文段沒有提及,D項,文中說狀元可立刻進翰林院,沒有說只有狀元才可以,偷換邏輯。
5.【解析】D。文段前半句是重點,后半句是在解釋原因,D項當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