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題】文章閱讀一:
在一些情況下,考古學家可以變得像上帝一樣,灌溉荒蕪的沙漠或極大地增加谷物的產量。然而他們做到這一點,不是通過他們自己的才能而是通過重新發掘出被遺忘的我們祖先的智慧。例如,納巴塔人在兩千年之前占據著以色列險惡的內蓋夫沙漠,他們生活在城市里,種植葡萄、小麥和橄欖。空中攝影和考古學已經聯合起來揭示出,他們做到這一點是借助一種精巧的系統,把這一地區很少發生的大暴雨的雨水引灌到灌溉溝渠與蓄水池中。科學家們已經能夠運用同樣的方法來重建這一地區的古代農場,這些農場現在甚至在干旱年份中也能生產出很高的谷物產量。
給人以更為深刻印象的是在秘魯和玻利維亞高原所發生的事件。空中攝影術與發掘已經揭示出,大約在公元前一千年,在的的喀喀湖周圍地區,有至少二千萬英畝土地屬于一種基于“凸地”的農業體系,這種體系用從地塊間溝渠中挖出的泥土來抬高耕種表面。這一體系非常適合于四千米的高度,適合于地區環境,也適合于傳統的塊根植物。然而,這種體系在五百年前印加帝國的征服之后被放棄了,現代的農業方法涉及大量的機械、化肥、灌溉和進口谷物,這種方法被證明在這種氣候下,恰恰并不成功。考古學家已經清理了與重新整修了某些古代凸地,只使用傳統工具,在這些地塊里種植了土豆和其他傳統塊根植物。這些田地迄今還沒有受到嚴重干旱、霜凍和嚴重洪水的影響,而谷物產量則大約是干旱農田上的七倍。許多村莊,數以千計的人民,現在已經開始采用他們祖先的耕作方法,這要感謝考古學家的努力。
反過來說,考古學也能夠指出在過去出現過的生態破壞很大程度上是由人所引起的——諸如在公元900年,拜占庭古城佩特拉在幾個世紀的對森林的毀滅性開采之后突然崩潰毀滅了;復活節島上對森林更具破壞性的開采,幾乎摧毀了這個小島惟一的石器時代文化。另一個實例來自阿那薩奇人,他們居住在美洲西南部,在查科峽谷的居住地非常先進,包括有美洲摩天大樓出現前的最大也最高的建筑。為了這些建筑,從公元10世紀開始,這里在不停地繼續著無情的木頭采伐。不僅如此,木材還要用于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的燃料需求。最終所造成的廣泛的環境破壞是無法恢復的,這是這一居住地被毀棄的主要因素之一。
1.文中畫線處“智慧”一詞的意思是( )
A.納巴塔人生活在城市里,種植著葡萄、小麥和橄欖
B.納巴塔人興建灌溉溝渠和蓄水池
C.從地塊溝渠中挖出泥土,并用這種泥土抬高耕種表面
D.在被整修的凸地,用傳統工具種植土豆和其他傳統植物
2.下列不屬于說明考古學實際應用的一項是( )
A.基于對古代農業方式的了解,考古學家會灌溉荒蕪的沙漠,增加谷物的產量
B.使用傳統工具,在整修過的古代凸地上種植土豆和塊根植物
C.指出古城佩特拉因為人為造成的生態破壞于公元900年崩潰毀滅
D.空中攝影術與發掘揭示出的的喀喀湖周圍地區,有基于“凸地”的農業體系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納巴塔人占據著險惡的沙漠,能夠從農業中獲利,關鍵在于成功地發展了一套取水灌溉系統
B.基于“凸地”的農業體系完全是因地制宜的產物,只要恢復這種體系,便會使人立刻感受到效益
C.農業考古學的貢獻只在于讓人們懂得如何灌溉荒蕪的沙漠,如何增加谷物的產量
D.佩特拉、復活節島、查科峽谷均遭毀棄,有一個共同原因,就是環境破壞使農業文明無法維持
4.根據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A.現代的農業方法并非全部都是高效率的,農業考古學提供了繼承古代被湮沒的優秀農業技術的可能性
B.內蓋夫沙漠上,納巴塔人的農業技術獲得成功在于種植的植物適合了地區環境;而的的喀喀湖周圍的“凸地”體系獲得成功則在于以精巧的系統解決了灌溉用水問題
C.過度采伐木頭,造成無法恢復的環境破壞,是導致阿那薩奇人那么先進的居住地被毀棄的惟一原因
D.考古學可以傳送來自遠古的重大訊息,但它一切研究的目的只在于呈現過去的面貌,并不要求我們從歷史中學習
5.下列不屬于由于森林過度采伐而造成的生態被破壞的區域是( )
A.查科峽谷 B.的的喀喀湖
C.古城佩德拉 D.復活節島
山東公務員網(http://www.lnvlibo.cn/)解析
【解析】
1.C。關于“智慧”的離子,文章介紹了兩個:一是納巴塔人修筑的把雨水匯集起來灌溉農田的精巧系統,一是的的可可湖周圍構筑“凸地”的農業體系。A、B兩項說的是前者,但A項未抓住要害,B項說的是現在。C、D項點火的是后者,但D項說的是現在。
2.D。D項只是一種考古發現,而不是實際應用。
3.C。從原文開考古學的貢獻還包括發現了人類破壞環境所造成的危害。
4.A。B項把兩者互換,張冠李戴;C項說成唯一原因不當;D項假設是不成立的,一是忽視了因地制宜,二是避免環境破壞也與原文矛盾。
5.B。的的喀喀湖是一種具有“凸地”的農業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