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2010年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加快重點產業調整振興。抓好項目帶動。深入實施重點產業調整振興方案,今明兩年推進落實950個制造業重點項目,加快21個成長型產業集群和產業基地建設。
《福建省產業調整和振興實施方案投資重點》重點投資產業13個,在鋼鐵及有色金屬、汽車、船舶、石化、紡織、輕工、裝備制造和電子信息、建材、新能源、生物與新醫藥、物流、新材料等。
【標準表述】
意義理解
一方面,推進福建省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優化升級,著力建設東部沿海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地,為到2012年福建省人均生產總值接近或達到東部地區平均水平的發展目標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另一方面,加快先行先試和自主創新步伐,深化項目帶動和品牌帶動戰略,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增強產業集聚能力,著力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和產業集群,促進閩臺產業深度對接,把福建省建設成為東部沿海地區先進制造業重要基地。
[困難]
八大產業長期積累的素質性和結構性矛盾仍然比較突出,主要表現在三個“沒有根本改變”上:
一是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消耗支撐的格局沒有根本改變。能源、土地、環境的制約越來越突出。
二是企業主要依靠低成本、低價格競爭的格局沒有根本改變。
三是產業層次低、布局散、競爭力弱的格局沒有根本改變,受全球市場需求的約束比其他省份要大。
[措施]
調整振興的六大政策措施:
一是鞏固和拓展國內外市場。
落實國家出口退稅政策;健全出口信用風險保障機制,支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鼓勵企業擴大對臺貿易;鼓勵有自有品牌的企業收購或參股國際知名品牌及銷售網絡創建“中國世界品牌”。在知名網站開設福建專區,支持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業務;支持行業協會組織企業參加國內外專業展覽會,推動在國內中心城市及大賣場設置福建產品銷售專區,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應用現代營銷模式帶動相關聯企業和產品開拓市場。
二是加大企業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投入。
組織實施一批重點產業技術改造項目,對重點項目給予銀行貸款貼息或前期費用補助;對“6·18”對接項目、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給予專項補助;實施節能減排技術改造政府獎勵、合同能源管理財政補助政策;設立行業關鍵技術研發專項或省技術創新專項,加快企業技術中心建設。
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對基本面良好、帶動就業明顯、信用記錄良好但暫時出現經營困難的企業,允許將到期的貸款適當展期,幫助其渡過難關;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快建立中小企業信貸專營機構,完善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制度;建立產業轉型升級項目貸款風險補償制度,完善政銀企溝通協調機制;進一步完善省級企業資金鏈應急保障周轉金運行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