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2010年6月,****中央、國務院下發了《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這是我國第一個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是我國今后一個時期人才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文件中提出,到2020年,我國人才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和造就規模宏大、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確立國家人才競爭比較優勢,進入世界人才強國行列,為在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人才基礎。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造性勞動并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是人力資源中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勞動者。人才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
【當前現狀】
2008年底,中央辦公廳就轉發《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關于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的意見》,要求各地各部門大力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中央層面重點實施“千人計劃”,從2008年開始,用5到10年,引進并有重點地支持一批能夠突破關鍵技術、發展高新產業、帶動新興學科的戰略科學家和領軍人才回國(來華)創新創業。
截至2010年5月,已有3批662名海外高層次人才進入“千人計劃”,其中科技創新人才509名,約占76.9%,科技創業人才153名,約占23.1%。其中,有20多名非華裔外國人。
“千人計劃’就是要從海外借腦,從海外借智,尤其是在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過程中,人才的引進尤為重要。”
【標準表述】
意義理解
制定實施國家人才發展規劃綱要,是落實黨的十七大更好實施人才強國戰略要求的重大舉措,是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戰略選擇,對于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具有重大意義。
實施人才規劃綱要,是抓住世界新一輪發展戰略機遇的迫切需要。我國只有加快實現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才強國的轉變,使我國的人才競爭比較優勢明顯增強、競爭力不斷提升,人才素質大幅提高、結構進一步優化,人才規模效益明顯提高,才能不斷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在激烈的國際競爭和世界新一輪大發展中贏得主動。
實施人才規劃綱要,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創新型國家的重要保證。我國必須把發展人才這一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擺在突出位置,加快培養造就創新創業科技人才,大幅提高人才的素質和能力,大力培育發展各類人才,大幅提高全民科學素養,建設一支宏大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指導方針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人才發展要以“服務發展、人才優先、以用為本、創新機制、高端引領、整體開發”為指導方針。
原因分析
當前我國人才發展的總體水平同世界先進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相比還有許多不適應的地方,主要是: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匱乏,人才創新創業能力不強,人才結構和布局不盡合理,人才發展體制機制障礙尚未消除,人才資源開發投入不足等等。
對策措施
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人才是社會文明進步、人民富裕幸福、國家繁榮昌盛的重要推動力量。因此,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德才兼備的人才觀,堅持培養造就與按需引進相結合、立足培養,堅持引進人才與引進智力相結合,著力發揮人才的作用。堅持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人才,用共同發展的理念凝聚人才,用創新的事業培養造就人才。
第一,人才的培養開發,要堅持以國家發展需要和社會需求為導向。以人才發展的指導方針為主線培養發展人才。要克服論資排輩、封閉循環,能上不能下、能進不能出等陳舊落后的用人觀念。
第二,要重視凝聚造就高層次人才。一流的創新隊伍必須擁有一大批德才兼備、視野開闊的領軍人物,一大批善于攻堅、勇于登攀的尖子人才。要知人善任,在重大科技創新活動的戰略研究、組織實施中充分尊重他們的創新自主權,充分聽取他們的意見。要立足創新實踐,加快識別、選拔創新能力強、創新潛力大的優秀人才,加大政策支持和激勵的力度。
第三,要重視培養造就優秀青年人才。青年智則國智,青年強則國強,青年進步則國進步。青年代表著未來,代表著希望。要把青年人才培養放在人才隊伍建設的突出位置,把握青年人才成長規律,把握青年人才發展需求,關愛和幫助青年人才的成長,不拘一格地選用青年人才,在創新實踐中培養青年人才,為青年人才成長提供創新舞臺,創造發展空間,營造良好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