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審計署發布了19個省市2007年至2009年政府投資保障性住房審計調查結果。2009年和2010年,審計署分兩次對北京、天津、山西等19個省市的2007年至2009年廉租住房保障情況和2008年第四季度以來中央投資補助的棚戶區改造情況進行了審計調查,重點調查了32個地級以上城市。
審計署的這個調查結果,讓我們見識了廉租房建設的“黑洞”:22個城市提取廉租住房保障資金比例不達標,2007年至2009年這些城市共計少提取146.23億元;政策在執行中出現偏差,2132戶不符合條件家庭獲補助,1.32萬戶將租賃補貼變成“生活補貼”;一些地方配套設施不完善,南京等13城市出現廉租住房配租困難、房源閑置等問題;出現租金、物業費收取難等問題,天津等12個城市欠收租金和物業費238.05萬元;一些地方存在套取、挪用保障資金等問題,1.5億元廉租房保障資金被挪用,34個項目套取補助資金6129萬元。
今天的房子正在從生活問題演變成一個政治問題,“住有所居”正在成為低收入群體的一個“中國夢”。而為他們圓夢,則是一個負責任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于是,獨具中國特色的政府主導的廉租住房建設應運而生。實踐中廉租房建設的每一步進展,都引發公眾的熱切關注,同時也是對政府實踐民生理念的檢閱。
遺憾的是,19個省市在交出看起來光鮮答卷——籌集的廉租住房保障資金由2007年的88.61億元增加到2009年的642.26億元,增長6.25倍;保障總戶數由69.03萬戶增加到246.93萬戶,增長2.58倍;至2009年底,重點調查的32個城市中,有27個城市的廉租住房保障范圍由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住房困難家庭擴大到了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同時,還通過審計署的調查向公眾捧出了一個叫人不堪的“黑洞”。
審計署的審計調查結果透露,截至2010年8月底,審計發現的挪用的廉租住房保障資金15231.3萬元已全部歸還,利用虛假材料套取新建廉租住房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資金的問題均已通過調整項目或補辦手續的方式整改完畢。此外,審計調查還發現并向有關部門移送違法犯罪案件線索1起,有關部門正在依法立案查處中。目前,已有1名副廳級和1名正處級干部被依法逮捕,同時均被開除黨籍和公職;1名正處級干部被行政撤職和留黨察看2年;涉案的民營開發商1人被依法逮捕、1人被取保候審??雌饋?,挪用的資金已經歸還,不合規的做法已經整改,觸犯黨紀國法的也受到了處理,“黑洞”似乎堵上了。
而在筆者看來,這樣的處理還不足以“以儆效尤”。追回挪用的資金,對問題整改過后,還必須有一個強力問責——這么大的“黑洞”涉及到的絕不僅僅是這么少的幾個人,這樣輕飄飄的處理將會對今后的廉租房建設帶來很不利的影響。相關權力者就會心存這樣的僥幸:挪用的資金歸還就萬事大吉,套取的資金通過項目調整就算作整改,而有關個人不用負任何責任,那么假如審計不出來,豈不是連整改都免了?這會給后來的民生工程建設開一個很不好的先例。
堵“黑洞”必須斬斷“黑手”。斬斷“黑手”的唯一辦法,就是對那些夠不上“雙開”、夠不上依法逮捕的相關涉事者打屁股,但要打得疼——這就是強力問責——降低他們的職務和級別,保留他們的公職,以觀后效如何?也許只有這樣,伸向民生的“黑手”才會有所顧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