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談談農民工在我國社會的地位和作用?
【參考答案】
農民工主要指的是進城從事非農工作的農村戶籍人口。因戶口問題,行業劃分等因素農民工一直處于社會底層。
1.農民工的社會地位:處于“草根”階層,不被城市認同接納,處于產業,城鄉,體制的邊緣,游離于主流社會之外。具體體現在就業,生活質量,子女教育,社會保障等方面。
(1)就業:主要就業于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或其他產業鏈的低端。工作辛苦勞累,勞動時間長,安全條件差,工資水平低。
(2)生活質量:生活質量普遍不高,居住環境,衛生條件差。
(3)子女教育:沒有享受到子女接受平等義務教育的權利。
(4)社會保障:絕大多數沒有任何社會保障,沒有養老保險、也沒有醫療保險,因工致傷、致殘和致死的事故的基本人權也沒有保障,工資拖欠克扣情況大范圍發生且遲遲不能解決。
2.農民工的社會作用:農民工就業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產業,已成為支撐我國工業化發展的重要力量。
從城市建設角度,為城市工業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低成本勞動力,填補了制造業、建筑業、餐飲服務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崗位空缺。
從農村建設角度,農民外出務工已成為工業帶動農業、城市帶動農村、發達地區帶動落后地區的有效實現形式。
此外,還進一步促進了我國勞動力市場的發育,促進了勞動用工制度的改革和通過市場合理配置勞動力資源機制的形成。
2、慈善家捐款2億元,并對捐款用途和管理有嚴格的要求,問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題目中提到的是近期的一個社會熱點。“要在半年內將2億元善款發放到近10萬農戶手中,且差錯率不超過1%,管理費不超過善款的3%”,企業家、慈善家曹德旺以“苛刻、摳門”的條件向西部五省捐款2億元,開國內捐款問責先河,被網友稱為“史上最苛刻的捐款”。
“史上最苛刻的捐款”的出現給我們的慈善體制敲響了警鐘。近年來,我國在扶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國慈善事業發展過程中諸多不該出現的怪相情形,也是屢見不鮮,比如缺乏透明度,缺乏公信力;比如捐贈黑洞,財務混亂,各種鯨吞貪腐等等。
正是由于上述諸多弊端的存在且多年難以得到有效的改進,使得中國慈善公益事業一方面仍然處于蹣跚前行的狀態,另一方面,一些熱心慈善的人士,包括海內外華人華僑因不信任慈善機構,被迫采用最原始的辦法,或是差人或是由捐贈者本人親自送錢到戶到人。可見,曹德旺的苛刻條件也是無奈之舉,他用既充當捐款人捐款,又充當管理者提出管理要求的雙重角色,暗示我國慈善事業管理中存在很大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透明度和公信力是慈善機構的立身之本,善款管理和使用只有做到公開、透明,才能不斷提升人們參與慈善的信心和熱情。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最苛刻捐款”的作用非同小可,它舉起了捐款人問責的大旗,使得慈善機構必須以更高的公信力和透明度使用善款,打造全程透明的公益模式。而這恰恰能消除公眾對慈善機構的信任危機,更有助于推動慈善事業的制度化、標準化、法制化,從根本上說也有利于慈善機構的健康發展。
當然,也希望相關各方能對“史上最苛刻的捐款”折射出的慈善危機予以重視,借鑒其在信息公開和發放渠道等方面的成功經驗,讓慈善組織和慈善行為變得規范,讓慈善更加公開、透明,進而體現慈善事業的福利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