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2014山東公務員政治常識習題精解(51)
http://www.lnvlibo.cn 2013-06-19 來源:山東公務員考試網
1、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 )。
A. 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B. 中華民族與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矛盾
C. 中華民族與外國資本主義的矛盾
D. 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
2、鄧小平對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表現在( )。
A. 提出要完整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
B. 正確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
C. 繼承了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
D. 形成了鄧小平理論
3、鄧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這一論斷是指( )。
A. 改革與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內容
B. 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動力
C. 改革是對原有經濟體制的根本性變革
D. 改革引起社會生活各方面的深刻變化
4、下列關于民主的觀點中,正確的有( )。
A. 民主就是承認人人在政治上的一律平等
B. 民主首先和主要是指國家制度
C. 作為國家制度的民主是民主和專政的統一
D. 民主是國體和政體的統一
5、鄧小平再三強調要搞清楚“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是為了( )。
A. 真正堅持社會主義,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B. 適應時代和歷史的發展,把馬克思主義向前推進
C. 正確處理改革和建設的關系
D. 正確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
山東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lnvlibo.cn/)答案與解析 題目或解析有誤,我要糾錯。
1.舊民主主義時期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中華民族與外國資本主義的矛盾兩對矛盾,其中中華民族與外國資本主義的矛盾為最主要矛盾。故c、D錯誤。新民主主義時期是五四運動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主要矛盾為中華民族與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矛盾。因此B錯誤。故選A。
2.鄧小平在對起草《關于建國以來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意見中就指出,要完整地理解毛澤東思想。要正確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鄧小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繼承了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發展了毛澤東思想,形成了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鄧小平理論。故選ABCD。
3.改革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引起了經濟生活、社會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狀態的一系列深刻變化。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圍內也發生了某種程度的革命性變革這是一件大事,表明我們已經開始找到了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路子。因此。如果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角度來看。“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這體現的是量變。而“在一定的范圍內也發生了某種程度的革命性乏革”,這講的是量變中的部分質變。可見,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是量變中有部分質變的過程。因此。答案為BD。
4.民主是指在一定的階級范圍內,按照平等和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來共同管理國家事務的國家制度。所以,A項錯誤,B項正確。作為國家制度的民主,其實質是在統治階級范圍內,按照多數人的意志,實現國家職能。因此,民主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民主與專政相互依存,共同體現國家性質。所以C項正確。國體亦稱國家性質,即國家的階級本質,它是由社會各階級、階層在國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來的國家的根本屬性。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各階級、各階層在國家中所處的統治與被統治地位;二是各階級、階層在統治集團內部所處的領導與被領導地位。政體是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指統治階級采取何種形式去控制被統治階級以維護自己利益。民主是在二定的階級范圍內(指的是統治階級),按照平等和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來共同管理國家事務的國家制度。民主是統治階級的民主,在其內部實行,世界上沒有超階級的民主。因此,民主反映了國體和政體的統一,D項正確。
5.AB。鄧小平圍繞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問題,提出了要對“什么是社會主義”和“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這兩個根本問題進行再認識,并對社會主義優越性的根本體現,判斷社會主義經濟政策的標準,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不能超越階段,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戰略,改革開放的必要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建設的政治保證,科學技術的作用,對外政策的調整,祖國統一的新思路,等等,都做出了新的回答。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